進入馬太福音第二章,更多的人物即將出場。這一集我們要介紹其中一位人物——希律王。我們曾經提到在耶穌的時代,猶太和加利利都是由羅馬帝國統治。
既然羅馬皇帝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那麼希律王又是誰呢?
在新約的時候,羅馬帝國的版圖十分龐大,因此要妥善地管理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百姓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羅馬帝國將一些地區設立為附庸國,並且任命一些人做附庸王管理這些地方。羅馬皇帝給於這些附庸王特權和保護,而作為回報,這些附庸王將協助羅馬皇帝管理這些地區、維持政治上的穩定和防止內亂。而希律王正是羅馬皇帝手下的其中一位附庸王。
希律王也被稱為大希律(Herod the Great)或希律一世。他其實是以東人,而不是猶太人。他在位的時候,統治猶太和加利利一帶的地區,其間策劃了許多大型的建築工程,當中包括擴建了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
大希律雖然在建築發展上有很大的成就,他卻是一個非常殘暴的統治者。他因為忌妒和猜疑,甚至殺了自己的妻子和三個兒子。這種殘暴就連羅馬皇帝也看不過眼。奧古斯都凱撒就曾經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做希律王的豬比做他的兒子更好。」
大希律的這種政治手腕和殘暴和馬太福音第二章對他的描述是非常的符合。希律狡猾的在東方博士面前假裝好意,利用他們找出耶穌在哪裡。找到之後,就決定斬草除根,命令他的屬下屠殺了伯利恆境內所有的男孩。
這就是希律,一位那麼陰險、那麼惡毒的統治者。但是有一位神學家很美妙的指出了一點:耶穌這位和平君王就是在希律這位殘暴君王的統治下誕生的。
馬太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出生不久之後,希律王就在主前 4年的時候離世了。所以馬太福音二章和路加福音一章之後所提到的希律,並不是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這位大希律,而是他的後代。因此,我們必須留意,不要把這些不同的希律混為一談。
那麼聖經里到底出現了多少位希律呢?
大希律死去之後,羅馬皇帝把他原本統治的版圖分成了三份,給了他三個兒子管理:希律亞基老統治猶太、撒馬利亞和以土買;希律安提帕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其餘東北地區的版圖則分給希律腓力。
羅馬皇帝並沒有讓這三個繼承人像大希律一樣擁有附庸王的頭銜。亞基老被封為總督;而希律安提帕和希臘腓力則被封為分封王;這些封號其實都比不上大希律之前的頭銜。
在這之後,希律家族的王朝仍然持續了兩代,分別由大希律的孫子希律亞基帕一世和曾孫希律亞基帕二世繼承。
這些不同的希律是不是讓你感到頭昏腦脹?Kenneth Berding給了我們一個既簡單又容易記的方法:
希望這個簡短的視頻可以幫助你了解聖經里不同的希律。想觀看更多簡單易懂的聖經教育視頻,不要忘記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下期再見。